2019年2月13日 星期三

[教學活動]尋找規律(搭配單元:二下 等差數列)

活動名稱:尋找規律
活動器材:學習單
活動時間:兩節課
適合單元:等差數列
關鍵字:等差數列、規律、數感
與教學內容關聯性:★★★★
趣味性:★★★★
操作難度:★★★
遊戲可套用性:
推薦度:★★★★★
構想來源:Visual Patterns
實施流程:
1.
在黑板上畫出下列的圖形,詢問四個問題:
(1)依各圖形之間的演變,你有辦法畫出第4個圖形嗎?
(2)第4個圖形有幾枚硬幣?
(3)第10個圖形有幾枚硬幣?
(4)第n個圖形有幾枚硬幣?

圖片取自http://www.visualpatterns.org/

2.
教師對硬幣採用不同的分組分式,
在黑板上示範幾種不同的解釋方法。
第n個圖形的硬幣數=3(n+1)-3

第n個圖形的硬幣數=3+3(n-1)
第n個圖形的硬幣數=3n
第n個圖形的硬幣數=1+2(n-1)+(n+1)

3.
發下學習單請孩子完成4個任務:
(1)能按照規則,畫出下一個圖形嗎?
(2)下一個圖形的根數(或個數、周長…)為多少?
(3)第10個圖形的根數(或個數、周長…)為多少?
(部分圖形的數字較大,故僅求至第6個或第7個圖形)
(4)用式子寫出第n個圖形的根數(或個數、周長…)

註:此學習單為倉促完成的版本,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空間。
(學習單使用之圖片取自http://www.visualpatterns.org/)

註:此學習單為倉促完成的版本,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空間。
(學習單使用之圖片取自http://www.visualpatterns.org/)
實施心得:
在開學前,
我一直在考慮兩件事情:
等差數列這個章節的重點是「規律」或是「等差」?
等差數列的名詞,應該在什麼時機引入介紹比較適合?

如果能夠發現規律及關係後,相等間隔的數列反而是簡單的部分。
甚至可以這樣說:等差數列是孩子們最容易接受及觀察出的關係。
所以如果太過強調等差,孩子們說不定會覺得只有等差才是規律。
(就像有些孩子會誤以為沒有規律的數字群就不是「數列」。)
因此我打算先將大部分的心思放在發現「規律」及「關係」上面。

所以開學第一堂課,
以濱江國中李記萱老師設計之投影片先讓孩子暖身兼收心,
稍稍瞭解到數列間存在著規律及關係,但有些規律並不易發現。
(但此時尚未使用「數列」這個詞)
(2020.03.03 加註:
因為投影片及尋找規律的活動需時不少,
以後第一堂課應該會以今年的方式直接分組進行「快狠準小槍俠」,
給任兩數求某一項的數字。)


第二堂課就以此文章中所記錄之流程進行,
因為第一次操作,昨天也臨時設計了學習單,
所以學習單的內容並沒有設計的很好很完善,
包含版面配置、難度編排及題型挑選,
都有很大的修改空間。

但我很喜歡用不同方式解釋同一個圖形的討論過程,
孩子們嘴巴雖然喊難,
但是對這張學習單上的圖形問題還是有很大的興趣。
有一個成績沒有很好的孩子,
在計算下圖中第10個圖案裡的火柴棒根數時,
寫下了這樣的算式:40+90+90。
我細問了他每個數字的來源,他很清楚的告訴我他心中的想法。
這樣子可以有多元看法的開放題型,
如果能讓孩子們針對每一題發表不同的看法,
相信會更不錯(只可惜課堂時間不允許我這樣做)。




活動照片:

這張後來我有引導孩子做出更好的呈現方法,
對應1+3n的式子,將最左邊的圓圈塗上紅色,將「1」也寫成紅色;
剩餘的圓圈每三個用筆連結起來視為一組。







兩班三組C組班孩子的作品-1

兩班三組C組班孩子的作品-2

兩班三組C組班孩子的作品-3

兩班三組C組班孩子的作品-4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