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

[教學活動]環遊方城市(搭配單元:一上 一元一次方程式與基礎運算)


活動名稱:環遊方城市
活動器材:本學習單
活動時間:半節課至一節課
適合單元:各章節的基本運算題(此處應用於一元一次方程式)
與教學內容關聯性:
趣味性:★★★★
教師操作難度:★★★
孩子操作難度:★★
遊戲可套用性:★★★★★
推薦度:★★★★★
構想來源:REVIEWING WITH STATIONS MAZES
相關文章:
[教學活動]殭屍入侵(搭配單元:任何基礎題型)
[教學活動]問題堆棧(搭配單元:所有基礎運算)
設計構想:
類似scavenger hunt的設計,
一道題接著一道題,
在教室、走廊或特定場域內尋找題目卡,
是我一直很想試的點子。
昨天正好找到了國外教師提供的免費檔案,
整個活動流程有了非常明確的輪廓,
所以就著手進行改編。

在活動中置入不同程度的題目是我最近非常關注的重點,
這可讓程度落後的孩子不至於在活動中裝忙或瞎忙。
但要設計四層各十五題又接續的題目,
實在是一件大工程。
所以我想了一個「計程車」的設計:
在15道題中,
A咖可自行決定跳過一題;
B咖可自行決定跳過兩題;
C咖三題,D咖四題。
我自己覺得這是很棒的設計。

操作流程:
1.
列印城市15個景點後裁切隨意貼至教室及走廊。
2.
小組合作或每人一張旅遊記錄單,教師分配各組起點。
如果要讓學生獨力完成,也一定要分配起點,以便利核對答案,
例如:座號除以7餘4的從小島開始旅行,座號除以7餘5的從醫院開始旅行…。
3.
到達每個景點後,學生在旅遊記錄單抄下題目計算後寫下答案,並依圖示前往下一個景點。
4.
過程中可以與組員討論,但不能討論有關各景點順序的事情,亦不能直接告知他人答案。
5.
A咖可使用一次計程車卡,跳過一個景點
(不用計算就可以向老師詢問下一個景點位置,但仍必須在景點記錄單上抄錄題目);
B咖可搭兩次計程車,C咖可搭三次計程車,D咖可搭四次計程車。

註:如果分七組,每一組共可搭10次計程車,
全班共70次,教師光處理這個就忙得一踏糊塗了。
在此提供一個解決方式:
用15張便利貼分別寫上每個景點的下一個目標,
例如:森林(FR)的下一站是學校(SC),
則在便利貼一面寫著「森林(FR)」,
另一面寫著「下一站:學校(SC)」,
然後將15張全部貼在黑板上。
學生如果想搭計程車的時候,
自行繳交計程車卡至指定的盒子中,
就可以掀開便利貼來看。
如此一來就可以解決教師過於忙碌的困難了。
6.
教師依教學需要與班級特質自行決定計分方式。

實施心得:
[2017.12.06 績優班]
今天利用題庫更換題目,
將選擇題四個選項複製貼上,
大約在半小時內可以完成題目的置換,
其中大部分時間花在挑選題目與格式的調整。

事前的準備工作滿簡單的,
只要把15張紙分別貼在教室的各處。
也因為規則簡單,所以上課不需要花太多時間解說就可以開始進行活動。

起身去尋找題目與作答,
對孩子而言滿特別的(尤其是其他我未任教的班級學生)。
所以即使已經上了一天的課,孩子還是沒有精神不濟的感覺。

因為這群孩子程度較好,
這次的活動我就沒有採用計程車卡,
想讓孩子完成所有的題目。
一開始觀察每組的進度,我還擔心會有很多人沒辦法完成,
但是大約半堂課過去就陸陸續續有人成功的走完了所有的景點。

後來我才知道他們發現了遊戲的BUG:
「四個選項中,有三個已經去過了,所以一定是剩下的那一個!」
對呀,我怎麼這麼阿呆?
一開始設計錯的三個選項會往之前去過的景點,
是因為他們就會發現自己錯了,
但是我卻沒考慮到這造成了刪去法的絕佳策略。
因此錯誤選項的去處應該要更改為兩個往前一個往後,
減少孩子們「走捷徑」的機會。
不過這群孩子終究是成績好的孩子,
能自我要求並具有求知慾,
完成任務的人大部分都能自動去尋找不熟或略過的題目,
試著再寫一次或是與其他人討論,
也讓這堂課有了一個完美的ending.

[2018.01.12 106]
上次假日班實施後效果很好,
今天於一年級操作一元一次方程式的題型,
發現題目過多,分數型與拆括號的題型也讓很多孩子卡了關。
雖然大家都很努力且快樂的寫題目,
但是當他們發現景點有重複時:「老師,我又回到原本的地方了。」
「那代表你們至少有一個地方是算錯的。」
我除了這樣回覆並請他們自己檢查之外,
好像也別無他法了。
因此錯的孩子還是無法知道自己錯在哪裡,
必須花很多時間在檢查上面。
所以這個活動的適用範圍應該調整為:
「不需耗時太久就能解出且步驟簡便的題型」
如此一來教師在檢核的時候,負擔比較輕。
孩子在解題上的挫折感也會比較小。

[2018.01.12 102]
早上在106實施後,
立刻將複雜的中括號及分數題型修改為比較簡單的題目,
也去除計程車的設計,
果然這節課就順暢許多。
將題目貼在怪怪的地方(例投影機上,電風扇拉繩上及同學的背上)讓孩子們覺得很有趣,
每個人都笑著跑來跑去解題找景點。
完成的孩子比較多,但不時還是有孩子找我確認答案。
另外也發現一個問題:行程記錄表有誤的話很難修改。
所以修正之處如下:
1.題目應該比15題少一點,也不能太複雜,才能提昇完成度。
2.行程記錄表必須修改以增加彈性。
3.讓孩子可以每三個或四個景點就能有一次檢核的機會,才不會一直錯下去。

活動照片:








夥伴回饋:
[2018.05.17 龔芳巧老師]
我的望安小旅行(7年級函數值概念),改編自慶鴻老師的環遊方程式,將7年級函數值課本的題目納入,一樣是15題,並採用在地的地圖,把每個目的地改成學生在島上生活的熟悉景點,給每個孩子一張地圖和活動學習記錄表。本來想搭配座標,直接把地圖加上座標經緯,但電腦作業有困難,只好先直接以目的地名稱當線索。
活動操作心得,課堂題目講解25分鐘後,才帶孩子出教室開始進行活動,所有的題目都是課本裡的習題,把題目貼在學校比較不影響他人的走廊,學生看到我發下地圖時,每個人眼睛都亮了,我直接指定每個人的出發地,並告訴他們每個人的路線都不一樣,但都會走完15站,班上數學資質好的孩子約寫20分鐘,在下課打鐘前就完成了,我讓其它孩子有一整天的下課時間可以寫,要求放學前交回學習單,過程中有孩子計算錯誤,找不到下一站,也有到第6站發現回到原點,原來他第一站就算錯,所以要全部重算,比起在教室,在戶外可能得站著寫或趴著寫,不能坐在教室好好寫,但孩子們都很喜歡這個活動,也希望我多給一些數學活動。

檔案下載:謝謝芳巧老師提供檔案連結












其它:
[2020.08.10 暑輔混合班]
這則影片中可以看到五張題目單較特別的張貼方式,
一張貼在電扇拉繩上,
一張貼在地板上,
一張顛倒貼在後方公佈欄上,
一張貼在學生背上,
一張貼在天花板上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