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

[數學遊戲]雙胞胎鑑定團(配合單元 二下:三角形全等判別)

遊戲名稱:雙胞胎鑑定團
遊戲人數:分組對抗
遊戲器材:圖片或電子檔、電子搶答器或兩個不同聲響的叫人鈴
遊戲時間:半節課至一節課
適合單元:三角形全等性質及其他容易快速判斷錯誤之概念
遊戲性質:精熟
與教學內容關聯性:
趣味性:
操作難度:
遊戲可套用性:
推薦度:
構想來源:自創
流程簡述:
1.
任兩組都要捉對PK,
若全班有5組則共需進行10場比賽。
2.
比賽的兩組隊員全部到臺前來,
組內自行決定順序後各排成一排。
3.
教師翻開題目卡或是在螢幕上顯示題目,
(建議用投影螢幕,全班才能清楚看到題目)
題目中三角形的邊與角皆為位置示意圖,
故形狀與大小皆不能作為參考。
(我跟學生說這是打馬賽克的三角形,
輪廓都模糊了,看不清楚原來的模樣。)
兩隊的第一個隊員要搶答判定是否全等?
有三種情形:
a.「不全等」:不可能全等的圖形
b.「不保證全等」:如AAA或SSA的類型
c.「全等」:要回答依據哪個全等性質。
(以題目已知條件為優先答案,
例如RHS也可以利用畢氏定理求出第三邊後利用SSS或SAS來說明全等,
但在此遊戲中,SSS與SAS歸類為錯誤答案。)

題目卡示例一:兩個三角形為ASA全等,
雖然也可以求出第三個內角後採用AAS全等,
但以ASA為優先正確答案。


題目卡示例二:這兩個三角形並不全等。


題目卡示例三:這兩個三角形為RHS全等。
4.
搶答者需於3秒內說出答案,
只有一次答題機會
(例如不能說了SSA後反悔說不保證全等,
或是說了ASA後更改為AAS),
如果超時或答錯則淘汰;
如果在3秒內答對則對方隊員淘汰。
其中一隊全部淘汰後則輸掉此比賽。
5.
若學生程度較好或是已經非常熟練,
可考慮採進階規則:
在10秒鐘內回答全等性質,
並回答出兩三角形對應之頂點順序。

實施心得:
按鈴後三秒必須作答的設計很關鍵,
增加了遊戲的趣味性與刺激性,
有不少成績不錯的學生還敗在這個規則上,
讓反應慢或成績較差的學生有反敗為勝的機會。
一節課下來五組都有對戰的記錄,
算是易行又好玩的對戰遊戲。

特別說明:[2020.05.12更新]
一直不斷有人問我為什麼圖形畫這樣子,
一是線段長度不成比例或不合理,二是畫成正三角形,
因此這裡針對這些問題做個說明。

1.
我畫圖比較方便,而且統一大小,較為美觀。
(即使這樣比較快速,我還是花了超多時間在繪製這些圖形)
2.
如果依比例繪製,長短就很明顯。
我希望學生關注在「線段位置的關係」及「線段長度」,
而不是以圖來判斷。
例如我們在知道直角三角形兩股長度為5和7時,
我們不也隨手畫一個直角三角形卻不在乎畫的兩股有沒有接近5比7嗎?
或是我們在看到題目要計算扇形圓心角時,
我們不確定扇形圓心角是銳角、直角還是鈍角,
但是我們不也隨手畫一個扇形出來嗎?
因為我們知道那不是解題的關鍵,
我們確定那不影響結果,圖形只是一種輔助。
另外,學生很常看到一個角度「很像直角」就覺得他是直角。
對於我來說,
「雙胞胎鑑定團」、「搶尾刀」及「逃出墓室」的圖形都是「打馬賽克」模糊輪廓的圖形,
理由都是一樣的。
不然,我們真的有辦法畫出具有精準比例的圖形嗎?

夥伴回饋:
[2018.05.23 George Chuang老師]
上上週的課堂活動,終於有時間來整理分享了。

【雙胞胎鑑定團--課堂實踐記錄】

<<活動流程>>

1. 分組教學

因為蔽班學生較多需要幫助的孩子,所以在競賽前先分成四組(依照程度平均分配),讓程度較好的孩子去教導需要幫助釐清概念的孩子。
這樣就花了15~20分鐘了,還好過程中他們都很認真互助,趁這時順便播放了幾題投影片的題目給他們暖身。

2. 競賽活動

進行方式是每組派出一人進行舉手搶答;為了避免程度落差太大,所以我就先幫他們排好出賽順序。
採最快舉手者可獲得答題權,答對即給一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因為時間關係只進行了29題就下課了@@
活動期間有孩子就提出了先舉手再看題目回答的理論,還很大方分享戰略,也引起部分孩子仿效。
後來只好訂下了3秒內必須講出答案,但敢先舉手再回答的孩子都是程度不差的孩子,所以也真的能在3秒內答題。

可是我還真的很不喜歡這樣的作法,也感到有些孩子面露無奈神情。
所以我決定在隔天繼續進行第二階段活動,回家立馬思考該怎麼改變=.=

第二天活動進行前,因為最近看了溫美玉老師的書,所以就設計了一份學習單先讓孩子書寫,不翻書,憑著自己對於全等性質的理解去完成這份學習單。
完成後就接著開始第二階段的雙胞胎鑑定團了,只是這次改變活動方式,採用舉牌答題,每組參賽的孩子都要回答,答對者就可得到1分。

心得
1. 活動進行的過程中,可以看到學習低成就的孩子在了解全等性質後,很有自信答題的神情,還有確定答對題目後很開心的樣子,就確認了他們真的有認真在聽同學講解,也學到了這個判斷方法。

2. 看到孩子們寫這份學習單的時候,很努力的回想前一天學到的東西,再用自己的話寫上去,這過程應該是更加深他們對全等性質判斷的印象了,只是巡視時發現還是有些孩子觀念有錯,這時恰好可以適時釐清他們的錯誤。
















7 則留言:

  1. 老師您好,正好教學到這個單元,很想試試看。不知道可否向您索取檔案?非常感謝您ypjhteach@gmail.com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文章內未提供檔案下載連結的就是沒有公開分享的打算喔。
      粉絲專頁及部落格不定期會有某些教學活動的檔案分享,
      敬請隨時關注。

      刪除
  2. 老師:您好,希望可以與您索取檔案,來試試看,不知是否方便?非常謝謝您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文章內未提供檔案下載連結的就是沒有公開分享的打算喔。
      粉絲專頁及部落格不定期會有某些教學活動的檔案分享,
      敬請隨時關注。

      刪除
  3. 老師您好: 您的設計很有趣,不知道可否向您要檔案,上課用呢?我會註明出處來自您^^ 非常感謝您^^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忘記留mail:yami0401@gmail.com,非常感謝您

      刪除
    2. 文章內未提供檔案下載連結的就是沒有公開分享的打算喔。
      粉絲專頁及部落格不定期會有某些教學活動的檔案分享,
      敬請隨時關注。

      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