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

[教學活動]爾虞我詐比大小(搭配一下:解不等式)

遊戲名稱:爾虞我詐比大小
遊戲人數:分組對抗
遊戲器材:動作卡27張
遊戲時間:一節課
適合單元:解不等式
遊戲性質:引入新課
趣味性自評:3顆星
構想來源:自創
流程簡述:
1.
決定對戰的兩隊(此處以紅隊及黃隊為例),
老師在黑板上畫出計分表格:


2.
動作卡的內容如下圖,以電腦標籤紙列印後貼在撲克牌上。
兩隊從動作卡中各抽出5張,
組內討論後挑選一個介於-7到7的整數作為起始數字。
(兩隊的數字不能一樣)

3.
第一回合兩隊同時從手中選一張動作卡交給老師,
老師先公布紅隊的動作卡並填在表格中,
帶領全班計算兩隊數字並比較大小。
接著公布黃隊的動作卡,計算數字並比較大小。
4.
第二及第三回合流程類似,
只是公布動作卡的順序不一樣。
第三回合結束後,數字較大的一方獲勝。
勝者可以獲得兩張地圖卡,敗者獲得一張地圖卡。
5.
註1:第三回合公布動作卡時,老師可以添加緊張的效果。
註2:當情勢逆轉時,老師可以用色筆標示不等號,方便提醒及講解。

實施心得:
一開始的設計是兩人對戰,用紙筆將比賽過程及結果作記錄。
但動作卡的內容有較大的數字或分數,例如「同時乘以8」或「同時除以5」。
造成很多學生計算上產生困難,所產生的數字甚至會出現三位數的分母,
要比較大小也相當不容易。
而因為是兩人一組分散進行,
遊戲結束後要針對過程作分析講解也不方便,
所以在第一個班級實施後幾乎沒有達成我想要的教學目標。

立即修正題目和方法後,
在第二個班級以本文方式進行,
抽籤安排賽程,讓五隊各有兩場比賽,
總共進行10場比賽。

組間的比賽讓整個流程比較順暢且有趣,
尤其是勝負逆轉時,氣氛更是熱鬧。
由於過程和結果都清楚寫在黑板上,
全班也較容易看出影響大小關係轉變的因素。
全部比賽結束後,
老師再帶領全班一同觀察並確認上述結果,
導入本節解不等式的重點。

註:
為什麼用爾虞我詐來命名呢?
因為這遊戲勝負的關鍵其實是第三回合的出牌啦!
只要猜中對方的動作,就能夠取得最終勝利。

夥伴回饋:
[2017.06.24 熊木華老師]
慶鴻老師這個遊戲超讚,
今年我有讓學生玩,學生超愛的,
且真的很直接地感受到
出什麼牌才可以[反敗為勝]。

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

[數學遊戲]終極密碼2015(搭配數線、不等式、推理與證明、機率)

遊戲名稱:終極密碼
遊戲人數:人數不宜過多4人最佳
遊戲器材:貼有號碼貼紙的棋子
遊戲時間:一節課
適合單元:數線、不等式、推理與證明、機率
趣味性自評:4顆星
構想來源:桌遊-達文西密碼
流程簡述:可參考高雄市101年度學生獨立研究競賽:苓洲國小作品
實施心得:
三年前為了自製Hive的棋子而買了一些黑白色的六角形磁磚,
剩餘的磁磚就貼上號碼貼紙自製了七份的終極密碼。
原版為兩色0-11加上鬼牌共24張,
我以1-13加上空白共28張。

遊戲中含有大小排序和簡易推理的成份,
要成功存活(防),又要猜出別人隱藏的數字(攻),
除了要有洞察推理的能力之外,還要靠運氣,
聰明的學生雖有優勢,但不一定能無往不利,
所以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並樂在其中,
學生比我想像的更喜歡這個遊戲。

但磁磚和號碼都過小,
學生在過程中必須站起來才能看清楚每個人桌上的數字和顏色,
算是教具製作上的一個限制和缺失。

遊戲中牽涉到不等式的概念,
但數字範圍為1-13,對國中生仍過於簡單。
應該可以再重新設計,配合一上數線的部分,
將數字的範圍設計成-7到7,會更符應教學目標。

一個小遊戲能同時和這麼多單元概念聯結,
可算是一個很不錯的教材選擇。

活動照片:
小小的磁磚,大大的樂趣


只剩下兩個數字了

勝券在握,獵物到手

謹慎觀察與推理

大家都關注猜數字的結果

每個人都投入其中

猜中猜錯都令人緊張

過程中每個人都能耐心的等待和陪伴他人

攻擊對自己最有利的牌

組長的大逆轉,剩下一張卻連續猜出其它兩人的數字

06/18 舉辦全班的錦標賽,
決賽比到下課時間。
超過一半的人圍觀,
關心決賽的結果。